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定现象。 陈国强指出,城市化率和房地产业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房改和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可以说是同步的。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快速成长的黄金(1231.40,1.20,0.10%)时期。陈国强表示,对于所谓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如果我们取从2000年到2030年这样一个区间,或许是房地产产业作为一个支柱型的产业快速发展的区间。
袁钢明认为, “在热点产业不多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不但填充不了,还供不应求,所以,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经济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曲卫东也认为,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高峰期,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是由供需来决定的。房地产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
曲卫东认为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对国家的好处多多,因为只有高房价才能有高地价。现在地方财政50%以上的税收都交给了中央,如地方财政没钱,就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获取出让金,这成为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高房价虽然对老百姓很不利,但却是解决政府财政困难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说:房地产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拉动是决定性的,“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拉动19个产业的发展,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石灰等等,房地产市场不好,谁要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地方的房地产往下跌,这个地方的经济却是旺的。”“打房地产要特别小心,否则经济会一泻千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为多个城市做了房地产“十二五”规划,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告诉记者,确实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像房地产一样对经济有如此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5月31日与网友在线交流说:房地产也是链条很长的行业,上有钢铁、建材、水泥等等,下有装饰品,还有就是建筑业本身,它的旁边还有一个产业受到影响,那就是银行。现在个贷成为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贷款部分,这样一收缩,整个商业银行的这部分贷款就收缩,也影响它的盈利。那以房地产为上下游的行业加起来,市值超过资本市场的40%—50%了。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2004年11月18日召开的全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议上认为,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大量的投资正通过建筑业的转化作用,形成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固定资产。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了5.56万亿元,其中有60%是由建筑业转化为生产力的。且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拉动和辐射作用。此外,建筑业在安置人员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方面作用突出。全国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近1/3。建筑业和建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何为支柱产业?
首先,定义一个支柱产业的标准,主要包括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比重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等。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经济阶段,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支柱产业。
其次,支柱产业不是静态的和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来说,在资本主义初期,纺织是支柱产业,到中期支柱产业变为钢铁、汽车、石油,到现代则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成了支柱产业。总之,对什么是支柱产业,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关键是看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作用。
四、房地产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原因
中国的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会日益提高,其支柱产业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这是必然的。客观上,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增长,当今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复苏,房地产的作用不可抹杀。本轮中国经济增长,最早就是从房地产行业消费增长发力开始的。早在2000年,汽车等其他产业还在预热阶段时,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消费增长均已超过30%。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大潮的潮头,而房地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房地产业是基础产业。房子问题是关乎估计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房地产为社会上的一切产业部门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更是构成各个产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其次,房地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房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拉得很长,上至建材、金融行业,下至装饰、家具以及服务行业,关联度大则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和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在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
再次,房地产业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提升就业率上有着其它行业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据测算,每投入100元的住房资金,可以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的住宅,可以带动130-150元其他商品销售。住宅建设如果增加10个百分点,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房地产业还能刺激和满足居民的住房消费和需求。在房地产的总投资中,住房投资占70%左右。在广大居民的消费中,住房消费也占有很大比重,是最大的“消费源”。
第四,房地产业是中国独资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柱产业。中国其他产业如汽车(轿车)、信息(计算机、手机)、家电(彩电、录放机、音响、空调、冰箱)、机械(装备)业以中外合资为主,缺乏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我国只能找点加工费,利润大头被外国人拿走,难当支柱产业!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研究和统计,2005年,中国信息、汽车(轿车)、机械(装备)三大产业近80%的市场份额为外方所控制或占领。信息、汽车、机械等几大产业都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几大命脉产业。因此,这一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依附的问题,而是一个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经济被掠夺。 只有房地产业才是中国独资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达到以下标准:
(一)关于行业关联度和带动力。开发建没一项房地产,按投资额计算,有一半以上来自十几个行业提供的材料设备,因而具有很高的行业关联度。2007年房地产投资额预计接近2万亿元,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额在1万亿元左右。如果计算间接带动,涉及的行业数量和带动额也很大。房地产业还有一项基础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特殊的“带动作用”,就是各行业的发展,都要率先建设本行业的房地产。
(二)关于行业增加值。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多,许多行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小。房地产业却不同。由于每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建设本行业的房地产,因而房地产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一般不会递减,有的阶段还会略有增加。这些年来,房地产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左右,这是其他多数行业达不到的。由于房地产属于建设范畴,还应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角度来观察。房地产的投资额,要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左右,比重很大。此外,也应从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来观察,据一些西方国家的统计,在全国拥有的社会财富中,房地产要占20%以上。
(三)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贡献。这些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近十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8~11个百分点,其中有1~2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业做的贡献。
(四)对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改造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些年来,在各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来自房地产业的一般的要占20%%以上,高的达到40%%。
(五)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全国房地产企业的从业人数,1980年为37万,1990年达到44万,2000年突破100万,实现了在快速发展时期从业人数不断增长的要求。与此同时,房屋装饰装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中介机构也迅速发展和增加就业人数。例如,到2006年全国房屋装饰装修公司就达到24万个。
(六)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和促进消费的贡献。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2平方米,经过这些年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末超过27平方来,已经走过了住宅严重紧缺的阶段。过去实行公房低租金制度时期,居民平均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1~3%,而今许多居民已超过20%。住房消费的显著提高,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七)对改变城市面貌的贡献。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城市新建的房地产(含住宅)总量,比此前城市原有的房地产(含住宅)总量要高出好几倍,这些城市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以上7条,充分证明这些年来房地产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并确实强于其他许多行业。这也证明国务院文件指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是准确无误、实至名归的。
五、房地产作为中国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
这是一个中国开发商的时代,开发商是一个多层次的机构群体:中国中央政府是一级开发商,主营“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地方政府是二级开发商,主营开发区及旧城改造;房地产企业是三级开发商,主营房地产;物业管理和交易商是四级开发商,主营存量资产的保值和交易,此外还有若干关联产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国房地产业。
房地产是我国最盛产亿万富豪的行业!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了我国首个针对亿万富豪的调查报告——《2010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报告对1999-2009年胡润中国百富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等上榜的亿万富豪展开了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涉足房地产、能源、IT三个行业的亿万富豪数量约占上榜亿万富豪总数的50%,涉足房地产行业富豪人数最多,几乎占全部富豪的1/3,有567人,约占富豪总数的28.96%。这些富豪来自459家企业,占上榜企业总数的28.44%。涉足房地产的富豪所属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均是我国房价相对较高的区域。调查显示,上海世茂集团的许荣茂,2009年财富高达320亿;广东广州碧桂园的杨惠妍,财富高达310亿。2009年财富达到300亿的富豪中,北京有两位,一位是北京泛海建设的卢志强,另一位是2008年将公司总部从广州迁到北京的合生创展的老总朱孟依。
房地产升值可拉动百业俱兴。房地产市场火爆促进了钢铁需求旺盛。这样就会提高炼钢用电量,拉动煤炭,铁矿砂及铁路、港口、海运业发展。 高房价拉动了城市土地整体升值。这对促成北京广渠门地王之类的拆迁户获得更多的赔偿有利。房地产价格上扬,给政府增加了财源、税源,减轻了中央政府在实施四万亿救市资金上的财政赤字负担。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说,“从近年各国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来看,2004年美国是12.7%、日本是12.1%,2005年法国是8.3%,我国2004年只有4.5%,仅从这点上可以认为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今年1到3季度中国房地产以及基建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0%,也就是所谓的钢筋水泥GDP。 中国的房子:老少皆宜、便于收藏、投资升值、潜力无限。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而发展的红红火火!房地产业必将创造我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奇迹、必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必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必将在神州大地再次创造鼎盛和繁荣;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将使得房地产业不仅仅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在不远的将来,还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如果说十八世纪从英国掀起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话。那么,我国的房地产业将创造更大的辉煌,而足以让全世界人们忘记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1998年停止实行实物分配福利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房地产成为我国最大的一个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在这个特定阶段成为支柱产业主要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我国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住宅和商用物业需求获得加速增长期;二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对于投资和消费的乘数效应很强;三是由于我国农村农业发展解放出来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迅速膨胀,房地产对于消化过剩产能和促进就业至关重要;四是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特征,房地产发展获得了城市化和人口红利的双轮推动。
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动经济与稳定经济的重要性。首先,从拉动经济方面来看,房地产业可以拉动上下游如钢铁、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家电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直接或间接影响60余个行业。考虑到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关联产业和拉动消费对GDP的拉动,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超过20%。其次,从稳定经济方面来看,由于产业关联度高,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波动,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也出现波动,最终必然会引起经济的波动。同时,由于开发商与个人购房者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银行贷款,所以实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至少超过40%的来自于银行贷款,因此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平稳增长,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地产与房产行业的生产迂回链条和累积效应(加速或延伸效应)相对较长。如汽车行业可以拉动钢铁、电子、化工、橡胶以及玻璃、制革等行业;而房产的生产迂回深度和累积效应叠加程度也相当突出———它可以促进钢铁、建材水泥、装修服务,甚至家电、电子还有纺织等行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3年直接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间接拉动0.6~1.2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房地产业在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中,供销两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渐趋合理,价格走势平稳的良好势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1.4平方米。2003年1~9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495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4%)1.4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5.1%。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27.8%,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30.4%。购置土地面积23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7%,增幅平稳下降。土地开发面积113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9%,与前两年增幅持平。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34.9%,销售面积增长35.9%。销售面积增幅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增幅1个百分点。
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景气指数随着房价的持续高涨而呈现走高的趋势。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增幅都有较大回落,政府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导致人们对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升值预期空前高涨,无论出于投资或自住,业主都乐意尽快掏钱购买。
2006年1-7月中国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为103.51,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为101.52,土地开发面积指数为100.99,销售价格指数为109.54。
2006年1-7月中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2731.1万平方米,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8%,全国完成购置土地面积18520.1万平方米,与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
2006年1-7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411.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4%,中国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为6125.6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0%。中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额为1621.6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5%。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额为1664.3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0.1%。
2006年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工业仓储用地)第一季度的价格指数为104.5%,而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第1季度的价格指数为107%。
2006年1-7月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额为1126.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5.6%。办公楼投资完成额为413.4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3.6%。
随着以美式摩尔为代表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落户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已经或计划建设大型的购物中心,这就为商业地产商的发展留下了巨大市场发展空间。商业地产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商铺租赁形式、以全面融合地产业与商业为特色,正悄然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宠儿。中国商业地产将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商铺地产、购物中心地产、酒店地产、写字楼、工业地产都将成为未来商业地产投资的亮点。
尤其到了2008年,房地产行业低迷引发的整个产业链的低迷,引发了整条产业链的调整。包括水泥、建材、钢筋、玻璃等上游行业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下降了,家居生产、家居流通、家电等下游行业的需求同样发生下滑。整个产业链形势下滑影响到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政府财政收入。
事实上,2009年地产和汽车确实在保经济增长的任务中立下了汗马功劳。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商品房销售额达到4.39万亿元,中国2009经济保增长功不可没。
2009年全年税收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财政部税政司发布数据:2009年,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五项税种合计增收1155.51亿元,对税收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为21.8%,比上一年度增加11.5个百分点。加上房地产营业税和房屋转让个人所得税,全年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增收额所占比重超过35%。如果考虑房地产对银行信贷和建筑业等相关行业的拉动,这一比重将更高。
在总结改革开放功绩的时候,今天任志强先生表示:“月底是邓小平房改讲话三十年纪念日,三十年让百分之八十五的城市家庭有了私有住房,并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进城和居住问题,这是个巨大的成绩”
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09年,国内土地出让金合计1.5万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万亿元。这两个数据是明确的,至于二手房销售额,至今也找不到全国统计合计数。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不知道二手房销售额,有关房地产重要性的判断都是极不准确的。幸好,这是能够加以推算的。 据北京市统计,2009年二手房销售额计0.71万亿元。依据国统局提供的数据,北京近三年的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占全国合计数的8.56%,或全国合计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是北京的11.68倍。这当然可以作为二手房的参照数据。推而论之,2009年全国二手房销售额应当在8.29万亿元左右。以上三个层次的国内房地产09年经济流量合计是14.19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国内零售总额的1.3倍,是08年钢材销售总额的6.16倍。仅从这一角度看,房地产作为中国第一号的支柱产业,毋庸置疑。
2009年国内房地产贡献的GDP应当在7.64万亿元左右,其中土地出让金环节为1.35万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环节为1.32万亿元,二手房销售环节为4.97万亿元,合计占当年GDP的比例在23%。 那么,即使按照40%的GDP总贡献率计算,2008年10.85万亿元的全社会零售总额所贡献的GDP不过是4.3万亿元,而钢铁行业贡献的GDP仅为0.92万亿元。这样看来,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还能有争议吗!
房地产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接近20%,占GDP的比重接近10%,个别地区这一比例更高,有些城市甚至把房地产当做地方政府的经济命脉。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今年1到3季度中国房地产以及基建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0%,也就是所谓的钢筋水泥GDP。
在2009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上共有154位房地产富豪的身影,前10名中房地产富豪占据3席,前40名中房地产占据将近半壁江山(17位)。2009年118位新晋富豪中,有46位涉及房地产行业。
吕劲:未来十年房地产仍然是支柱性产业(图)
新浪乐居独家对话富力地产执行董事吕劲
新浪地产讯 主题为“地产考验中国:以制度创新求解效率与公平”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十届年会7月2日在海南博鳌开幕,富力地产执行董事吕劲(博客)与新浪乐居独家对话时表示,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十年房地产仍然是支柱性产业。
吕劲认为,现在国家虽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能源、高新技术等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与房地产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并不冲突,未来十年,房地产的支柱性产业地位仍然不变。尽管从短期看,房地产的发展可能出现起伏,但从中长期看,仍然利好。
对于近期部分开发商采取降价促销等方式的销售策略,吕劲表示,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销售策略,富力也会更加贴近市场,随行就市,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采用合适的市场营销手段。
六、20年内,房地产都将是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认为,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有其必然性,而且房地产作为支柱,始于1998年后,现在还未达到顶峰,在一段时间以内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调房地产,对宏观经济不利,对房地产调整,必须国际和国内的环境很好才行。
薛建雄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来自满足公众衣食住行这些民生需要,在先基本解决了食、衣、行之后,现在正在解决“住”的消费,但从中国去年房地产4万亿的销售额来看,仅仅和汽车消费在同一个数量级,远远没有达到峰值,未来还有很大空间。同时,房地产还能消化前几轮发展积累下来的过剩产能,是事实上的经济火车头。
薛建雄还指出,未来一线城市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现在一线城市的制造业需要向二、三线城市扩散,但现在扩散不出去,因为二三线城市连工人住的房子都没准备好,房地产业未来房展空间很大。
薛建雄最后表示,社会是发展的,要相信政府,吃穿都解决了,车子都解决了,要给他时间,5-10年,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定位的房子,都不会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