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 (2010-07-23)
中国急速的经济成长有所放缓,尽管放缓程度迄今仍温和,但正影响着全球市场,因为中国是金属、矿产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特大买家。
4月中北京方面开始整治过热的地产市场以来,全球铝价累计跌18%;铜价下挫13%;铅价下滑19%;镍价挫跌27%,不过近几周所有这些金属的价格有些企稳。同期内中国钢铁价格下跌约15%。分析师说,由于中国庞大的营建业增长持续走软,钢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挫。
中国营建业的繁荣在全球原材料需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多数非洲国家等资源出口国带来了利益。本月中国政府重申要坚持旨在抑制过高房价和地产投机的政策,过高房价和投机活动近几个月成为中产阶级日益不满的源头。分析师目前预计,中国地产市场的情况会恶化,然后才能好转。
汇丰(HSBC Ltd.)亚太市场金属及矿业主管Daniel Kang在周三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多数钢铁和铝生产商目前正在平本甚至亏本经营,这应导致生产商减少供应,……并让价格得以触底。第三季度将持续减产,直到市场恢复平衡。
在所有大宗商品中,镍和铜尤其承压。汇丰分析师写道,房屋销售下降导致人们对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用电器兴趣减少。在中国,近25%的镍和18%的铜用于生产家用电器。
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11.9%降至10.3%。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说,中国大宗商品消费的下降幅度可能高于整体经济增幅的下降,重工业和大宗商品受打击最大,因为它们从早期投资引领的经济增长中受益最多。金融市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突然下降的风险,它们还没有习惯于中国市场大幅度的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