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科廊桥水乡实景图
2010年,重庆楼市已然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以两江新区为代表的重庆北部继续“城市向北”的不落神话;以重庆CBD名义而一路推涨的中东部地区,集结起商务、商业、金融为主体的价值力量;而备受冷漠的西城凭借大学城的厚积薄发,也已割据一方。
虽然大学城算不上天赋异禀,但以后区域后天的资源配置,也已与两江新区、重庆中央商务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方面高等教育产业奠定起大学城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惠普、富士康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为大学城腾飞装上了助推器。而离大学城的腾空,还差最后的一步——宜居大学城。
谁是大学城蛋糕上的樱桃?
在百度上搜索重庆大学城,看到百度问答中关于重庆大学城简介里有这样一段对大学城的城市定位: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科技产业发达、综合配套完善、开放式现代化的风格,成为西部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与创新中心、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中心。
所以,大学城以智慧之城、精英之城、生活之城、公园之城的城市价值定位早有定论。
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大学等15所重庆知名高等学府汇集,大学城无疑是整个中国西部的人才高地以及输出地。智慧之城非其莫属。
在配套方面,众多知名房企的进入,让大学城的城市功能建设日趋完善,据了解,大学城规划260万方商业体量就相当于三个观音桥商圈。大学城的商业商务时代已经开启,生活之城已初见端倪。
而由于惠普、富士康、IBM等一大批全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大学城定会成为创新、创业、创富人群的集中地。出门便能看到某世界500强的外籍高管和高级教授肯定会成为一种“大学城现象”。
但大学城从2003年成立以来,虽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被重庆楼市叫好的项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相较其他区域而言,大学城的生态资源建设速度较慢。“公园之成”这颗蛋糕上的樱桃迟迟未能成形。
2亿,金科廊桥水乡迈出“公园之城”第一步
2010年,金科在大学城最具生态优势的千亩土地上,让大学城真正实现城市第四级价值——宜居价值。
哪怕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大学城,金科同样敢于牺牲400亩土地的利润为代价,换取廊桥水乡生态资源环境的人居条件。
据了解,金科廊桥水乡将虎溪河绿化带,建设为集休闲、文娱、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公园,使之成为一座“人文之园、假日之园”,一个重庆市民未来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2010年的大学城已然进入金科时间,在金科廊桥水乡“大学公园城”的牵引下,公园之城的宜居属性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