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房价有泡沫吗?当然有,而且甚至已经远远严重过当年的日本和美国。房价泡沫后期的特征,就是远远超出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房子被作为一种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被人们收购,囤积。与此对应的,当房价泡沫累积到一定时候,把自己的积蓄都兑换成房子的人们会发现,在当时的价位下已经没有人继续接棒,泡沫于是破灭。当真正破灭的那一天来临,游戏已经不仅仅是炒到20块一斤的猪肉逐渐降到10块就有人继续购买,天下太平那么简单。已经重复演出过无数次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已经绑架了经济,当房价泡沫崩溃的时候,建筑工人会大量失业,建筑业会崩盘,接着上游的建材行业,钢铁,水泥,运输,电力,也会进入萧条,失业和收入降低的人们无力继续承受银行按揭,于是金融业出现大量坏账,最后将整个经济拖入深渊。
据此判断中国的房价即将拐点,是牛刀和谢国忠们的论调。但他们忘记了中国区别于其它国家的最大特色,是中国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稀释泡沫,而其它国家则不行(否则政府就会下台)。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的泡沫是塑料的外壳,日本的泡沫是皮质的外壳,而中国的泡沫,可能是用最上等的牛皮的外壳。
我们假设某市的房价均价1万,而人均月收入是两千,这个价格目前看来是过高了,那么避免泡沫破裂的办法,就是通过大量印钞票,使得五年以后,劳动力要素和生产产品的价格,上涨到现在的1倍,甚至2倍,也就是说,现在你一个月挣两千,一个面包是1块钱,五年以后你挣四千,一个面包涨到2块钱,你的生活水准并没有提高,而房价如果也涨1倍到2万一平,这个泡泡并没有被吹大。这正是政府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边维持负利率,让人们不得不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投资或者消费,从而维持经济增长和就业,一边通过大量印钞保持适度的通胀,从而逐渐稀释掉房地产的泡沫并且在资金面上也保证其不会缺少****。
很完美的模式,不是吗?这样下去,内地的大城市会否变成无数个香港,房价五万一平,人均工资一万一个月,歌舞升平,和谐盛世?但请不要忘记,通过印钞票,不会创造真正的财富,人均工资涨到一万的时候,大白菜也会涨到10块钱一颗,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会因为收入的增长而改善。而这个模式最大的一个软肋,就是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贫富差距。连街上卖菜的退休大妈都知道,通胀是劫贫济富的代名词,负利率的时代,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所以,你问我,现在应该买房吗?你让我怎么回答你呢?对,既然政府已经决定要维持负利率保增长,重庆的房价翻一番到1万五一平,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买房,是避免自己存款不被通胀吞噬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