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天在回答美国彭博社记者提问时透露, 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商务部同时组织两个投资贸易促进团在美国东、西海岸和南部活动,随后,400多名中国企业家将与同样数量的美国企业家在美国北部城市芝加哥进行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访问期间,中国两国企业将签署众多合同,购买美国249亿美元的产品(不含飞机),向美国出口120多亿美元的中国产品。此外,双方还签署51亿美元的投资合同,其中中国对美投资32.4亿美元。陈德铭表示,新年伊始,中美两国间就有如此大的贸易和投资合同,说明中美经贸关系非常重要和潜力巨大。
白宫新闻办19日透露, 美中两国将签署购买200架波音飞机、总价值190亿美元的大单。白宫表示,中国是美国关键的出口市场,这些出口创造的工作岗位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涉及每一个部门。参与的企业既有美国知名的大公司,中小企业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白宫估计,即将签署的贸易投资合同将为美国创造约23.5万工作岗位。
-----------------------------
波音频涨价 航空业利润“被榨汁”
继波音公司之后,另一大飞机制造商空客也上调了飞机售价。《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空客了解到,公司已决定自今年1月开始所产喷气式客机平均售价上调4.4%,A380售价调高8.4%,以对冲成本上升及美元疲软等因素对经营的影响。
空客上一次涨价是去年同期,当时空客宣布自2010年1月起旗下所有飞机目录价格平均上调5.8%。而在上个月,空客老对手波音公司已率先将飞机目录价格提高约5.2%,这是波音两年来首次上调价格。
航材采购成本是航空公司继油料之后的第二大成本,而国内航空公司的干线飞机都从空客和波音购买。不过,航空公司与波音等飞机制造商洽谈引进飞机时,往往会在目录价格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折扣。东航一位高层就告诉记者,航空公司获得的折扣多少与是不是首发用户、是不是大订单,以及是淡季还是旺季都有关,不过目录价格的不断上涨,也意味着不管折扣是多少,未来购买飞机的成本都会增加。
飞机涨价对航空公司而言是个坏消息,但它们无能为力,目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干线飞机的全球只有空客和波音两大巨头,且如今它们手中握有大量需要加速生产才能完成的订单。
也正是由于受到上游飞机制造商和油料提供商的“双重夹击”,全球航空业一直属于微利行业。根据国际航协的统计,即使在全球航空业都欢呼“丰收”的2010年,航空业的净利润率也低得可怜。2010年仅为2.7%,2011年预计更会降至1.5%。(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