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網絡藍軍」由部隊已有人員構成,並未專門編制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國軍方組建「網軍」的消息傳出後,迅速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中國國防部回應稱,「網絡藍軍」由部隊已有人員構成,他們既不是專門招聘的專業人員,也沒有被專門編制,是常規部隊的訓練科目之一。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表示,中國「網絡藍軍」只是部隊訓練時的代稱,而該訓練是應對網絡攻擊的預防措施。
據《北京晚報》報道,4月下旬,廣州軍區組織了一場網上異地同步演練,「網上藍軍」四面出擊,一改過去「一對一」對抗模式,在「以一對多」的無形戰場上,從容使用網絡新戰法,使網上對抗更加精采激烈。「網上藍軍」發揮專業優勢,同時向4支「紅軍」發起淩厲進攻,時而實施「病毒攻擊」,時而發布大量「垃圾文電」,時而滲透進入「紅軍」內部網絡,竊取兵力部署和行軍路線圖等信息,逼「紅軍」指揮員不斷出新招。這種「網絡紅藍對抗」,其實就是實戰中「紅藍對抗」演練的延伸。
軟硬體安全成兩大難題
據悉,為提升網上訓練效益,廣州軍區投入數千萬元,聯通軍區、軍級單位、作戰師旅團和訓練基地之間的網絡,建成全軍首個軍區級訓練專網,並從軍區範圍內挑選30多名網絡人才,建成首支專業化「網上藍軍」。某基地李副司令員介紹説:「如今實行網上對抗,從方案設置到設備調試,不到10天就能完成。『網上藍軍』的誕生,節約了訓練成本80%以上,提高了訓練效益。」
中國網軍相比美國網軍,面臨兩大困難。其一,有數據顯示,中國集成電路芯片的自給率不足10%。要做到網絡安全,首先就是硬體安全,而芯片安全是硬體安全核心內容之一。其二,微軟的各版本操作係統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達98%。軟件安全是網絡安全的另一個核心內容,最基本的操作係統不是自己編寫的,同樣留有安全隱患。
美網軍超強已用到實戰
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黑客」向來無所不能,往往能輕而易舉地突破白宮和五角大樓網絡的防護係統,「竊取」機密情報。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於2009年6月23日宣佈建立網絡戰司令部後,外界似乎立刻明白了美國頻頻炒作「中國黑客威脅」的真實意圖。
渲染「中國黑客」威脅只是美國強化網絡戰力系列圖謀中的一環,事實上,美國構建網絡攻擊力量的歷史遠遠超過外界的想像,甚至在「中國黑客」這個詞語出現之前,美國就將網絡戰運用到實戰中了。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通過情報係統,在伊拉克從法國購買的防空係統中植入電腦病毒,在美軍空襲前用遙控手段激活這些病毒,導致美空軍飛臨巴格達上空時,伊拉克防空係統已經癱瘓。
作為互聯網的誕生地,美國有「先天優勢」。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人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網絡戰的影子。根據美國防務專家喬爾的評估,目前美軍共有3000至5000名信息戰專家,5萬至7萬名士兵涉足網絡戰。如果加上原有的電子戰人員,美軍的網戰部隊人數應該在9萬人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奧巴馬政府大幅削減導彈防禦係統、F-22戰機採購費用的同時,卻加大了對網絡安全的投入,加速推進網絡戰部隊建設。英國《衛報》分析稱,美國這麼做就是為了整合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高科技軍事單位,以便在必要時對敵對國家發動網絡戰爭。
在軍事專家看來,美國打造「網軍」還有更深遠的意義,那就是將人類戰爭形態帶入新的歷史階段。一位軍事專家表示,美國建立網絡戰司令部,意味網絡戰以後很可能作為一種國家戰爭新方式走入人類歷史。今後美國如再遭受網絡襲擊,美國可以宣佈其為戰爭行為,進行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