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就连大型房企也扛不住了,足以表明眼下楼市走向已经改变。大家都看到了,这回房价的降幅实实在在,而不再是真假难辨的促销策略。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等重点城市降价促销楼盘近期也逐日增多。据中原地产的一项调研结果,在一线城市降价潮的传导下,二线城市的新盘成交价格也随之开始下降,天津、南京和成都的新房降价幅度在10%至15%之间。
这些年,一二线城市的楼价高企聚集起了中国楼市的大量泡沫水分,所以,这些城市的房价下跌,无疑让人充满欣慰。首先,引领中国楼价走向的一二线城市房价逐渐下行,而且跌幅还不小,多少能够缓释这些年来公众对房价高的焦虑,安居的愿景似乎离现实更近了些。其次,这实打实地提升了宏调政策调控的感召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坦率说,多年以来,面对越调越高的楼价,公众对政府调控房市是否动真格越来越心有疑虑,所谓“宏调”变“空调”的调侃就是这种民意的映射。现在看来,虽然历经曲折,但限购、限贷、限价、税收等一系列房市宏调的举措到底开始产生效果了,权力之手对紊乱房市的纠偏作用是明显的。政府动了真格、政策强有力。其三,房地产商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降力,从一些大型房企“扛不住”要降价的情况看,在公权力和市场民意以及地产资本的博弈中,一旦宏观调控掌控了市场大势,改变了楼市走向,再牛的房地产商也没有孤独求败的本钱。
但是,不能不说,凡事皆有两面,须辩证审视当前的楼市降价之势。如果一二线城市的降价风劲吹,形成强劲的惯性传导,蔓延至三四线城市,我们还要尽早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负面效果的准备。从十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危机源于房市泡沫破裂;房市泡沫破裂的信号就是房价由高到低不可控的狂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楼市硬着陆将导致经济硬着陆,而经济硬着陆势必带来市场失控的硬伤。
观察楼市健康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楼价的高与低,而在于楼价是否适中。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我国这些年来楼价过高的主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土地成本过高,土地成本过高是因为各地政府土地财政的依赖所致。所以,楼价一旦狂降,承受不起的除了地产商,还有各级地方政府,连带的还有国有银行的大量呆账。
所以,由于中国楼市牵动着各方复杂的利益关系,楼价太高或太低都是不正常的,也容易诱发利益关系失衡。事实上,市场经济同样是个复杂的系统,主导这个系统的看似纯粹的市场供需关系,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萦绕其中躲在背后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确切讲,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形成传导性的降价效应不可怕,怕的是造成人心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影响到市场,进而引发自下而上的社会矛盾。因降价导致的购房者围攻就发出了最紧迫的警讯。
如果就“房价下跌四成”话题做严肃的调查,多数城市居民未必同意,政府也未必同意。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没有搞清楚,所以预言短期内中国房价下跌四成甚至五成,基本上是一厢情愿。
提到房价下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最近说,银行可承受房价下跌四成,引起广泛热议,之前刘曾抛出更为大胆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房价降五成银行也不会出事。暂且不论房价降四五成银行到底能不能承受,借用任志强的话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近来,楼市确实“跌跌不休”,不但成交量大幅下降,而且价格也出现了明显松动。以北京为例,居民购房意愿创5年来新低,新建住宅价格连续4个月停涨,且首次出现环比涨幅为零的情况,有调查显示,近九成居民认为当下房价过高。
目前,“银十”已接近尾声,从全国来看,楼市非但毫无起色,量价齐跌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不少人就认为楼市很快将现拐点,有的认为在二季度,有的认为在三季度,但截至目前,楼市拐点是否到来仍然存在争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1%,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1%,住房租金同比上涨3.4%。上述权威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楼市整体上依然处于上升态势,断言拐点到来显然不符事实。确切地说,应该是楼市出现了明显的降温,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年前有人拿内地和香港,乃至中国同日本、美国做了一番比较后断言:未来3年内,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至少下跌20%;4年内,一线城市许多区域房价将下跌40%,更有部分区域甚至下跌50%。
在去泡沫化过程中,房价下跌是难免的事情,出现大幅下跌也是有可能的,但抛出上述观点的人认为一线城市很多区域房价将下跌四成乃至五成以上未免太过悲观,其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弄清这一轮楼市调整的实质,而且不该拿内地和香港,拿中国内地同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做对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现代化还远没有完成,对房地产的需求仍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对房地产市场实行限购。当前楼市这种调整属于主动调整,与香港、日本、美国楼市泡沫破灭出现的被动式调整有着本质区别。而实行严格限购,楼市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并不是要把楼市打垮。当前楼市的主要问题是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同居民收入水平严重失衡。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房价增速降下来,尽量少涨或不涨,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解决前述失衡问题,逐步使房价保持合理水平。另外,房产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资产,居民认为房价过高并不意味着他们支持把房价降下来,让房价下跌四五成多数城市居民也可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