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国访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昨日在北京出席一论坛时,详解全球经济前景,并对中国提出政策建议。拉加德认为,如果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中国必须进一步放松宏观政策。
拉加德的这一表态让人联想到此前部分市场人士的猜测,拉加德此行或是为了应对欧债危机而专程来华的。拉加德希望加强和中国的沟通,以借力中国经济拉动欧美经济,并说服中国向IMF增资。
根据中国外交部披露的官方信息,拉加德是应中国人民银行邀请于11月9日至11日来华访问的。另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拉加德昨日已与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会面,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议题交换了看法。
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就在拉加德到达中国的前两日(7日),拉加德刚在新浪微博开了账户。拉加德今天凌晨还发微博称,即将到达北京,对能来华访问感到很兴奋。
拉加德建言中国“宽松”
根据IMF昨晚公布的拉加德发言稿,拉加德是在昨天举行的2011 年国际金融论坛上发言时提出上述建议的。
拉加德当天重点阐述了四个问题:“全球经济的现状”、“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所需的政策”、“为了捍卫本国经济前景,中国还能做些什么”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有关新兴市场和中国所起的作用”。
拉加德说,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危险的、不确定的阶段。如果不采取行动,如果不联合采取行动,可能进入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动荡、全球需求崩溃的恶性循环。最终,可能面临低增长、高失业的“失去的十年”。
对于亚洲而言,拉加德说,当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宽松时,收紧货币是合理的。但当通胀得到控制、面临很大外部风险时,各国应推迟货币紧缩。随后她特别点到了中国。
除了货币政策,拉加德又称,如果增长前景显著恶化,财政政策可以成为中国的第一道防线,因为中国具备充足的财政空间和迅速调拨资源的能力。
在拉加德上述表态前约1个小时,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这个代表通胀形势的指标在10月份下滑至5.5%,增加了各方有关中国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