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上海11月30日电 (记者 沈而默、王涛、陈爱平) 11月3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离央行上次2008年12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时隔35个月,也意味着自2010年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或正式转向,而未来信贷可能进一步放松。
一、货币政策明确转向
此前一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要追溯到2008年12月份。而自2010年1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研究员姜超表示,这一举措说明货币政策明确转向,未来准备金率仍然有下调可能。“目前货币放松已经明确无疑,这也是为下一步信贷放松做准备。”
实际上,在准备金率下调之前,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已经有了货币政策转向的前兆。央行在10月20日率先下调了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1基点,虽然被指信号不强,但是接下来央行在11月中旬连续两次下调一年期央票利率1.07基点和8.58基点,被视为明确的松动信号。
对于选择11月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符合预期。国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怀定表示,根据测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释放资金约3700亿元。“此举为政策全面放松拉开序幕,信号指示意义巨大,未来存准下调还有很大空间。”
兴业银行(12.19,-0.34,-2.71%)(微博)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表示,人民币升值预期趋淡后国际资本外流压力逐渐表现出来,是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的根本原因。“周三资本市场的暴跌可能是选择这一时点下调的促发因素。”
复旦(微博)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认为,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这也标志着我国“收紧”政策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预调微调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
二、三重因素促使微调加力
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点来看,通胀压力缓解、年底流动性趋紧、经济增速回落是当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三大原因。
交通银行(4.49,-0.09,-1.97%)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金融研究员仇高擎表示,CPI同比涨幅在经历了前期高点之后,已经连续出现回落,而这种下降趋势短期内可能会延续,未来通胀压力有所减轻,这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
中国建设银行(4.69,-0.04,-0.85%)(微博)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微博)表示,此前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但是目前外汇占款已经出现了下降,并且短期内可能会持续下降,导致流动性可能会出现偏紧的局面。”
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近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实际上,不仅是外汇占款的减少,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减少也会加大年底流动性的压力。统计显示,12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仅有800亿元,较11月份3000亿元以上的到期资金量大幅减少。
此外,经济增速的回落也需要货币政策预调微调进行应对。
赵庆明表示,经济增长下滑较快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整体表现为市场的信心不足。“另外,当前正处在企业做明年的经营计划的阶段,如果依然保持较紧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规划,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三、转向之后信贷放松可期
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主要影响的是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为后期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提供了基础。
姜超认为,鉴于目前经济增速回落明显,未来一季度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速的低点,而适当放松信贷,有助于保持平稳的经济增速。
近期我国经济运行各项指标预示着稳增长正在取代防通胀,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11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8.0,不仅下降到50的临界点之下,更是创下了32个月以来的新低。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市场普遍认为准备金率仍然有下调空间。
“预计2012年底之前,法定准备金率仍可能下调5次以内,每次0.5个百分点。”仇高擎说,“短期来看,降息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物价水平并不低;另一方面,降息还要看历史水平,总体来说还是偏高一点。但如果国际市场出现很糟糕的局面,可能会小幅下调。”
汪涛:下调存准标志正式进入货币政策放松周期
【《财经》综合报道】人民银行于11月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而使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1%、中小银行降至19%。由于商业银行此时正面临着上缴新增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的压力,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这一下调将立即改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估算准备金率下调将释放约3500亿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未来几个月的放贷能力。
汪涛指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随着外汇储备积累步伐停滞,此前认为央行可能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推动银行贷款增长。然而,从银行间市场利率来看,最近几天的流动性并不是特别紧张,可能受了财政存款快速投放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时间因而早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表明政府正发出明确的信号要放松货币政策。
汪涛认为欧债危机加剧、通胀快速回落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早于预期的两个关键原因。我们预计由于即将公布的PMI数据可能低于50、11月CPI同比增长率也可能在4.5%以下,政策“微调”以及转变为全面放松流动性,而信贷增速也会随之反弹。我们认为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可能会达到7.5万亿,2012年将增加到8万亿。
汪涛最后指出,流动性状况改善将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对国内股市而言是利好;下调准备金率也会在边际上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房地产政策也会很快放松吗?我们认为还不到时候——现阶段政府仍然可以通过推动保障房建设来支撑整体建设活动和实体经济。而且,在选择性地使用政策工具以应对下行风险方面,政府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老道——今天发改委宣布将销售电价上调4%(电煤价格同时上调5%),抓住目前的时机理顺扭曲的能源价格。与此同时,政府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地区的贫困线,从而将接受政府补助的人数由3000万人提高到了1亿人。
分析:明年宏調重點保增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1] 我要評論
(0)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有分析稱,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說明央行已經注意到2012年全球經濟的複雜形勢,實施預調微調以保證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同時傳遞出三個重要信號。
分析認為,12月1日,中國11月PMI即將發布,央行提前一天下調準備金率,或是在給市場打一針預防針,向市場傳遞了3個信號。
貨幣政策未屆轉向時
首先,中央經濟會議召開在即,存款準備金率的先行下調,說明保增長已經成為明年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貨幣政策將在通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尋求平衡。
不過分析認為,儘管經濟工作的重心由控通脹轉為保增長,但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會出現轉向,目前來看明年的政策基調仍將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
其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表明,11月的通脹壓力進一步減輕,通脹回落也將加大貨幣政策微調的空間。但分析認為,貨幣政策轉向現在尚未到時候,要避免出現大幅緊縮政策之後出現過度寬鬆的情況。
提振股市保融資能力
分析認為,相比此前的12次上調,下調1-3次並不能說明貨幣政策出現明顯轉向。但如果中國經濟增速破八,屆時貨幣政策將會出現明顯轉變。
最後一個信號是,股市大跌的情況之下,政策面有穩定股市的想法。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融資渠道,信貸規模收緊之下,管理層或將希望提振股市,以保持股市正常的融資能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持續輸血。 |
專家解讀:貨幣政策將「穩中趨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1] 我要評論
(0)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在經歷近三年的緊縮趨勢後,存款準備金率首度下調,是否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的轉向?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認為,這並不預示貨幣政策將轉向全面寬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對前期調控的一個矯正,未來存款準備金率仍有必要繼續下調。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貨幣政策轉向持樂觀判斷。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中國已經處於「寬鬆模式」,銀行信貸額度將會被放鬆管制。雖然基準利率在2012年不會被下調,但更多的流動性將被注入銀行間市場,從而降低回購利率。
春節前再降存備金率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劉雁群向本報指出,綜合考慮美元走勢、外需放緩導致貿易順差縮窄等因素,未來半年內月度新增外匯佔款額將大幅減少,個別月份出現負值也屬正常,這使得未來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就有現實的需要。劉雁群特別指出,隨著1月春節等原因資金需求大,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再次緊張,屆時人行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交通銀行報告稱,2012年底之前,法定準備金率仍可能下調5次以內,每次0.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