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房地产是不是支柱产业发改委说了不算
报道指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今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答问时说,很多人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行业,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这句话......
朱大人肯定是活糊涂了,要不然就是犯上作乱,欺骗公众,强奸民意,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口否定、篡改国务院早在2003年8月1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内容。18号文第一条第一款明确指出:“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详见本文附件)
国务院的结论显然是正确的。就在2003年,国内商品房销售额同比激增27.2%达到7671亿元,即使不算二手房交易额,也首次超过钢铁行业,成为国内单一最大行业。同年国内成品钢材产量2.41亿吨,按照每吨3000元的全年均价计算(当年12月国内钢材均价比1月每吨上涨了1187元左右,达到每吨3599元),钢铁行业销售额充其量不到7500亿元。
在过往一篇题为“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将更加巩固”的博文中,我曾写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任何时候低估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都是错误的。社科院的一个课题组曾绞尽脑汁来证明房地产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实,要想证明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一点都不难。国内原油产量不过2亿吨,营业额不过8千亿元,就算把天然气以及石油天然气加工都算进来,扣除进口部分,也不过2万多亿。钢铁行业显然还算是一个支柱产业,但8.8亿吨的钢铁产量按5000元的单价计算,营业额充其量为4.4万亿。那么,整个房地产的营业额又是多少呢?按最终产品计算,2012年仅新建商品房的营业额就高达6.4万亿,再将二手房交易额和保障房算进来,合计超过10万亿。”
有必要重申的是,看一个行业是不是支柱产业,不仅要看它现在的权重,也要看未来的增长前景是不是继续支持其有足够大的发展。基于2001-2012年国内商品房销售额(0.46亿--6.4万亿)总体累计扩张了12.8倍,受益于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上现有城镇旧房拆迁改造以及哪怕是少量的农民进城置业,即便是不考虑房价的上涨,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的营业额合计也将至少再扩张1.2倍,也就是由10万亿扩张到22万亿。如果参照过去十年的房价上涨情况,恐怕要突破40万亿。这就是说,即使十年后,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
不能不让人怀疑的是,朱大人的上述一番话,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刻的背景,即上届政府从最初肯定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到末了又收回成命,彻底否定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凸显了政策上的的前后不一致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坦诚直至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为了场面上的“顺乎民意”,连实事求是的祖训都弃之脑后。
果真如此,仅凭这一点,上届政府便应当就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旨在稳定房价的楼市调控政策以房价屡调屡涨、越调越高并严重牺牲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房利益为代价的败笔做出深刻反省。
一个不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府,不可能是好政府。
附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节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发布五年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地区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住房消费还需拓展;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为不够规范,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有待完善。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一)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社会就业的有效途径。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分别决策,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