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周期行业“哑火”后,昨天在京开幕的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却向我们呈现了另一张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在这张晴雨表里,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朝气蓬勃,更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
当天大会现场可谓人山人海,很多挤不进分会场的观众干脆席地而坐;金融机构的大佬们纷纷到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论坛,更有三位司长、四大银行(行情 专区)、两家电(行情 专区)商、一家证券交易所及多家创新金融服务商一起到场;苏宁云商(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传统连锁业态纷纷高调宣布“再转型”,由电商向移动互联综合(行情 专区)服务平台转变……这些在历年大会上是闻所未闻的。
互联网有这番热度,正如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大会现场所言: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从最初单一的信息传播频道跃升为经济发展关键性的基础设施。
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把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好,互联网巨头们挥袖起舞则是迟早的事。今年以来,行业内的大事件频频发生: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收购高德地图;百度[微博]收购PPS、91助手;微信5.0的震撼登场……这一系列动作在传递出资源向巨头集中的同时,亦令低迷的传统产业“自惭形秽”。
反观传统产业,当年的“五朵金花”纷纷凋零——煤炭价格已连续下跌10个月;钢铁(行情 专区)、水泥价格虽间歇性反弹,但始终受到产能过剩的钳制;用电量增长放缓。
由此,我国经济增长的“换挡”与“升级”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换挡”方面,在投资、出口、消费的三者比重中,互联网正通过高速发展,带动我国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消费已经成为引领消费、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新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2.07万亿元,同比上涨20%;电子商务交易突破4.98万亿元,同比增长4%。
在“升级”方面,一个“余额宝”成功搅局整个金融业,让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映入大众脑海的新名词之同时,也让银行这朵唯一尚未凋零的“金花”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难怪在本届大会的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银行家们都在谈互联网,而互联网巨头则在谈金融。
中国经济的由“重”变“轻”,如今似已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