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监察部网站3月16日刊发文章称,由于各部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中央国家机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中央各机关公务接待经费同比减少50.11%,会议费同比减少52.59%。据中新网报道,由于会风有了较大转变。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培训费同比也减少21.57%。
另外,许多部门对文件简报进行集中梳理,精简种类、压缩数量,使得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文件总数同比下降13.62%,简报种类数同比下降60.47%,简报总期数同比下降34.14%。
同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俭治奢、勤俭从政作风的推广,也使得各部门从严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使用,特别是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正风肃纪,严格遵守中央纪委的规定,公款“送节礼”、“搞宴请”等多年见怪不怪的不正之风明显遏制。公务接待经费同比减少50.11%,差旅费同比减少27.35%,因公出国(境)经费同比减少39.14%,公务用车购置费同比减少9.62%。
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会议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改进新闻报道,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针对公务接待,中共中央在去年12月也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目的是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中央各机关公务接待经费同比减少50.11%,会议费同比减少52.59%,因公出国(境)经费同比减少39.14%,公务用车购置费同比减少9.62%。但这些经费究竟是多少?外界一般并不清楚。如果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中央财政乃至各级地方财政,把压缩下来的经费真正用于民生,让老百姓受益,那么,老百姓就会真正感受到官场生态的改变。
实际上,中国民生投入一直匮乏,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属于“绝对贫困”,日均消费低于1.25美元属于“贫困人口”。如果中国采用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应该在2亿以上,而中国真实的低收入群体可能占了中国人口的1/3以上。
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极少数人的收入早已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超级富豪……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庞大的低收入群体面对城乡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成本生存压力是越来越大。
今天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联合国公布的人均每天不低于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在中国已经很难维持基本的温饱,试问一天8元,能干什么?能买什么?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8元人民币在中国如何维持一个人一天的正常生活?要知道810元人民币,不仅包括了人们衣食住行的费用,还要包括生产的投入。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缺失,高额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支出,让很多年收入高于贫困群体之上的人,其实也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
今天,中国人所憧憬的国强己经变成现实,然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民富仍然还是一个美好的憧憬。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民穷民弱而国家强大。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不能长期被极少数人独享或挥霍,或者说,国家财富的增长不能长期高于老百姓财富的增长。人们希望新一届领导集体把压缩下来的财政资金用于解决全民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等真正的民生需求上,而不是继续用于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