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var date = "2012-05-07 10:56:02";var arr = date.split(" ");document.write(arr[0]);
2012-05-07 信息来源:重庆晨报
核心提示: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话题,2011年年报如期披露完毕,川渝两地120家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全部出炉。
国金证券副总经理 姜文国
西南证券副总裁 徐鸣镝
随着A股上市公司的增多,川渝两地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在谋求上市,而上市成功之后,往往也会给企业家带来巨大的财富。排除那些难以统计的隐形富豪,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投资者最为熟悉的川渝两地个股身上,会有哪些牛人会成为资本市场中最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呢?
《重庆晨报》首次联手《华西都市报》,盘点川渝两地资本市场的明星人物。新鲜出炉的川渝股亿万市值牛人榜以2012年4月30日股票收盘价、2012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基础计算。重庆龙湖地产的吴亚军夫妇当仁不让地稳坐重庆富豪头把交椅,而在借壳ST东源后上演财富神话的黄红云家族登上重庆富豪榜的次席。仅国内深沪股市而言,川渝两地排名居首的当属刘永好,他持有的新希望市值高达60.13亿元。
395亿元身家
吴亚军夫妇成川渝首富
2009年11月19日上午,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两年多来,龙湖地产股价在去年7月8日盘中创下14.16港元的历史新高后,一度因日渐趋紧的宏观调控而大跌至6.52港元。
股价的巨幅波动,让吴亚军夫妇所持的39亿股也坐了一次“过山车”。以去年11月21日最低点计算,那时吴亚军夫妇所持股权市值仅为206亿元左右。不过,随后股价在11月见底后重新企稳回升,截至4月27日已重新回到12.4港元。
半年之后,吴亚军夫妇重新以395亿元的身家稳坐重庆首富的位置,增值幅度达189亿元。在2012年3月最新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中排位第七,也是川渝上市公司首富。
60.13亿元
刘永好排名川渝A股第一
川渝不分家,拥有更多上市公司的四川拥有更多的资本牛人。其中,刘永好做为新希望的实际控制人、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则是川股的领头人。早已是富豪榜单常客的他,在本次的川渝上市公司富豪榜中,更是名列A股的市值榜首。
在去年11月底重组之后,刘永好通过新希望集团和南方希望持有新希望45.31%的股份,他持有的新希望股份数量升至3.66亿股,持股市值达60.13亿元。此外,新希望董事会的部分董事也进行了调整。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去年增持后持股数也提升至2.14亿股,并将首次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
由此算来,截至今年4月底,刘永好一家三口共计持有新希望的股票5.88亿股,持股市值达到了96.59亿元,几近百亿。
坐上快车
黄红云及家族成重庆第二富
说到财富翻番,还是要看金科股份的黄红云。早在2009年11月30日,证监会重组委就有条件地通过了金科借壳ST东源上市,但那时因为遭遇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实施批文被一拖再拖。随着去年5月底金科借壳正式获批启动,黄红云、陶虹遐及其家族持有的ST东源已摇身变为金科股份,以4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黄红云家族共同持有的6.86亿股,市值已达98亿元左右,而一年前这部分股份还仅仅只有4亿元左右,一夜增长20倍有余。因此,在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黄红云及其家族成为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第二个重庆富豪,第一次登榜就位居第73位,将张茵、荣智健、任正非等一干财富榜的“老资格”甩在后面。
川渝高管薪酬排行54人年薪过百万
国金证券副总经理姜文国去年以年薪324.53万元夺冠,成为川渝A股中的“打工皇帝”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话题,2011年年报如期披露完毕,川渝两地120家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全部出炉。
经记者调查,川渝两地去年高管薪酬总额为4.47亿元,平均每家372.5万元。两地共54位高管去年薪酬超过100万元,其中大部分来自排名前六的几家企业。
54人年薪过百万
年报显示,去年借壳上市的金科股份给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总额达到了2308.93万元,比排名第二位的国金证券多出142万元,国金证券排名四川第一。前年排名重庆第一的西南证券,这次公司给管理层总计发放了1614.68万元,排名第三位。
四川两大白酒企业泸州老窖和五粮液跟随两大证券公司分列四、五位。薪酬分别为1282.85万元和1141.28万元。接下来是薪酬1115万元的力帆股份,除上述六家公司外,其余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不足1000万元
本次川渝两地共54位高管2011年薪酬超过100万元,2010年两地只有26位,增长了一倍多。其中大部分来自排名前六的几家企业。
金科股份最大方
根据统计,川渝两地的120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给管理层发放的薪酬总额达到了4.47亿元,有6家公司的管理层薪酬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
作为川渝两地少有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金科股份对公司管理层可以算得上是最大方的。年报显示,去年金科股份给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总额达到了2308.93万元,比排名第二位的国金证券多出了142万元。
泸州老窖和五粮液。这两家公司的管理层分别从公司获得了1282.85万元和1141.28万元的薪金。
力帆股份去年管理层的薪酬总额同样达到了1115万元,川渝两地也只有这6家公司的管理层薪酬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
打工皇帝姜文国
虽然金科股份的管理层薪酬总数排名第一,但是如果要评选川渝两地的“打工皇帝”,那国金证券的姜文国将是名符其实。
根据国金证券的年报显示,姜文国去年的年薪为324.53万元,也是唯一一位年薪突破300万元的公司高管。姜文国此前曾任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兴业证券总裁助理、国金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目前担任国金证券的副总经理。
除了姜文国,还有9位上市公司高管去年的薪酬超过了200万元。仅次于姜文国的王晋勇依然来自于国金证券。作为国金证券的副董事长,王晋勇去年的年薪达到了298.44万元。
在财富榜中排名第二的黄红云,在高管薪酬榜中稍逊一筹,名列第三。他去年的薪水有280.52万元。
纵观高管薪酬排行榜,国金证券、西南证券和金科股份包揽了前十位,而国金证券尤为豪爽,前十位中,有7位高管都是来自国金证券。西南证券副总裁徐鸣镝成为西南证券唯一一位上榜的高管,金科股份的董事会副主席罗利成、蒋思海同样以231.56万元的薪酬跻身榜单。
58位高管年薪不足10万
川渝两地共58位高管年薪在10万以下。四川集中于*ST东碳,重庆则主要来自ST渝万里和重庆港九。其中鹏博士副总经理闫锋刚、依米康副董事长是志浩两位高管年薪收入为“零元”。
川渝两地去年高管薪酬总额为4.47亿元,平均每家372.5万元。据统计,2011年全国非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平均高管薪酬已经从383.9万元上升至429.9万元,这个数字连2010年的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12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33家高管薪酬总额高于平均水平。
每10股送5.5元西南证券分红最大方
川渝A股先锋榜>
川渝地区有不少受市场瞩目的A股上市公司,我们就将盘点一下,哪些公司最赚钱,哪些公司对股民最好,哪些公司对员工最好。
最赚钱公司:五粮液
谁是去年川渝地区赚钱最多的上市公司?五粮液!
2011年,受益于产品提价,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203.51亿元,同比增长30.95%;实现净利润61.57亿元,同比增长40.09%。尽管高价酒毛利率同比减少1.21个百分点,但依然维持了84.63%的高毛利率。
在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东方电气已经恢复了元气。2011年,东方电气实现营业收入429.17 亿元,同比增长12.70%;净利润为30.56 亿元,同比增长18.60%;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53元。虽然净利润仅为五粮液的一半,但净利润总额可以排到上市公司中的第二位。
12家海外渝股去年赚了112亿
受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影响,2011年重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整体下滑2成,不敌海外渝股
随着2011年年报大幕徐徐落幕,36只上市渝股(包括A股和B股)的2011年年报公布完毕。据重庆晨报记者统计,在2011年国内调控和增速放缓以及欧债等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下,A股渝股整体表现不佳,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686.67亿元,净利润大幅下滑至62.71亿元,两项数据均大大逊色于A股平均水平,更不及12只海外渝股40%以上的高增速。
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所有公司都已如期披露2011年年报或年报数据。面对近年来最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A股中的重庆上市公司受到的不利因素影响更多。
忧 渝A股增利不增收
据统计,目前两市交易中的34只A股渝股2011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68.6亿元,同比增长只有8.18%,不足两市平均水平20.79%的一半。尽管总资产由2010年的2073.52亿元增至2701.2亿元,但净利润却从2010年的70.19亿元大减至53.44亿元,净利润不仅没有达到两市11.57%的平均增长水平,反而出现20%以上的下滑。渝股0.323元的平均每股收益也不及两市整体0.555元的平均每股收益。
个股中,渝三峡A、中国嘉陵、重庆钢铁业绩大幅亏损,B股的建摩B也由去年1199.7万的盈利变为亏损1.89亿元。而业绩下滑最多的重庆钢铁、长安汽车净利润分别较2010年减少了14.8亿元、10.8亿元。
贡献利润最多的重庆水务盈利16亿元,同比增长24.42%,略低于前年27.46%的增速。
最赚钱的A股渝股增速放缓只是2011年宏观经济内外交困的一个缩影。去年业绩显示,两市上市公司整体经营都明显出现下滑或减速。2010年,两市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实现了双双超越30%的高增长,而2011年两市2403家公司的两项数据总体增长率分别降至20.79%和11.57%,且利润下滑幅度远大于营业收入。
渝股方面,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18%和-23.8%,均超过了两市下滑的平均水平。总体而言,渝股陷入两市较为普遍的增利不增收的局面。
喜 海外渝股盈利增4成
不过,细数各公司业绩,去年还是有逾半数渝股实现了营收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如重庆路桥、华邦制药2011年在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均有100%以上的飙升。莱美药业、渝开发等多只渝股的净利润也有30%以上的同比增长。此外,涪陵电力、太极集团也在去年实现扭亏。尽管半数个股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重庆水务、迪马股份、重庆百货等多家公司的业绩增长出现放缓,值得投资者注意。
与A股渝股一片风声鹤唳不同的是,在海外上市的渝股今年则交出了一份喜气洋洋的成绩单。这12家海外上市渝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了681.5亿元、1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达47%、40%,其净利润较A股渝股53.44亿元的成绩多出1倍。
而海外渝股主要的盈利来自两家重庆龙头企业:龙湖地产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这两家公司去年分别大赚45亿元、42.48亿元。
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罗俊
渝股之最>
日赚440万 重庆水务成渝股盈利王
沪深两市上市的渝股中,重庆水务以16.1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去年当之无愧的盈利王;而金科股份则以10.69亿元的净利润稳坐亚军宝座。亏损公司中,最悲惨的当属重庆钢铁,去年亏损14.7亿元。长安汽车去年尽管9.25亿元盈利,但业绩较前年同比大降53.85%,下滑10.8亿元。
盈利王重庆水务
日赚440万元
去年是重庆水务整体上市后的首个完整财务年度,公司共实现37.8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也从2010年的12.9亿元升至16.1亿元。尽管同比24.42%的增长不及去年27.46%的增幅,但相对于沪深两市平均10%左右的利润增长,这个成绩单依然不俗。
分析师点评:申银万国分析师谭飞认为,重庆水务的效益主要来自投资收益的超预期上升和公司积极的外延扩张。此外,公司持有的重庆信托、重庆农商行、安诚财产、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企业也为其带来不菲收益。
变脸王重庆钢铁
单季巨亏近15亿
3月29日重庆钢铁披露了2011年报,亏损额远超市场预期。前三季时,公司原本已实现净利润0.2亿元,但四季度亏损却突然加剧,单季净利润亏损额接近15亿元。公司业绩突然大幅下滑,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分析师点评:华泰联合分析师赵湘鄂表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环保搬迁后生产成本大幅升高,其全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加了47.43%,远大于主营业务收入5.72%的增幅,而毛利率下降也加剧了亏损,去年四季度公司提取了高达9.16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成为净利大跌的主因。二是负债增加、利率升高,也吞噬了利润。
每股收益冠军华邦制药
10送10派5最慷慨
2011年,公司主营医药业务增速平稳,净利润却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128.17%,公司每股收益达到2.31元。
重庆路桥、华邦制药都抛出了每10股送配转增10股并派现的大红包。其中,华邦制药最为慷慨,不但每10股转增10股,还派出5元的大红包。
分析师点评:东兴证券分析师宋凯表示,公司去年主导产品实现了较高的增速,营业利润率高达48.34%。2012年一季度公司开始合并北京颖新泰康国际贸易,导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这将成为公司新看点。
老渝股西南药业、渝开发
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同是1993年7月12日上市最老牌渝股,西南药业和渝开发今年都交出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单,双双跑赢两市平均水平。其中,西南药业业绩增长15.9%,营业利润率仅有3.55%。渝开发的业绩则更好一些:9亿元的营业收入为渝开发贡献了2.25亿元净利润,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达到24.94%。
分析师点评:浙商证券分析师陈德认为,大输液产品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了西南药业净利润增速保持在15%左右。而渝开发报告期内年报的房地产在建规模达430余万平方米,多个项目的竣工备案和销售使得业绩有所释放。
最“年轻”梅安森
营收净利双双增长40%
2011年11月2日登陆创业板的梅安森是最“年轻”的渝股。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1.87亿,同比增长4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108万元,同比增长43.6%,每股收益为1.32元,净利润率在30%以上。而其也是资产收益率最高的重庆上市公司。
分析师点评: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深表示,梅安森是国内煤与瓦斯安全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有技术储备、市场口碑,竞争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开拓市场。
收入最多长安汽车
净利润同比大降5成多
所谓“瘦死骆驼比马大”,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渝企,长安汽车去年遭遇政策和市场双重寒流,尽管如此,它最终还是实现了265.5亿元的营业收入,略胜营收250亿元的重庆百货。不过,长安汽车净利润较前年同比大降53.85%,下滑10.8亿元至9.25亿元,业绩下滑总额仅次于重庆钢铁的14.7亿元。
分析师点评:中原证券分析师徐敏锋表示,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受政策退出影响较大,是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最打眼重庆啤酒
私募“一哥”也撤了
如果要说2011年11月25日以前,渝股中哪个最具明星相?不少投资者会联想到重庆啤酒,其旗下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疫苗一度被散户、分析师甚至机构投资者寄予厚望。但残酷的结果却让人伤不起。
让人伤不起的还有重庆啤酒1.52亿元的净利润,这一成绩同比大幅下滑57.32%。不过营业收入上,重庆啤酒却从前年的23.8亿元增至去年的26.9亿元。
分析师点评:华龙证券分析师邓丹称,“啤酒”泡沫吹破后,即便是私募界“一哥”泽熙投资也难有回天之力。近期公布的一季报中,这个曾经的第4大股东已悄然淡出。
(数据来源同花顺,仅供参考,入市风险自负。)
重庆市金融办:2家渝企今年择机上市
截至2011年末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总市值达3068.83亿元,证券化率30.64%
在打造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蓝图中,上市公司市值与GDP的比例达到1:1,即证券化率达到100%,是其中一个目标。据重庆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1年末,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068.83亿元,证券化率30.64%。
去年上市4家渝企
最近几年,重庆的上市企业在境内境外多点开花。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2011年实现全年4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发行上市,募集资金28.41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市已有2家企业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待今年择机发行上市,另有9家企业已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材料待审核,8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539家企业进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形成了我市企业上市资源的后备梯队。
去年证券化率30%
截至2011年末,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068.83亿元,证券化率30.64%。
2010年,市长黄奇帆就提出,“到2015年,当重庆GDP达到1万亿水平时,重庆资本市场市值也应该达到1万亿,基本实现与国民经济总量1:1的水平”。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我市上市公司要达到100家,证券化率要达到100%。
10家OTC企业具备转板条件
4月17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除了加紧推出新三板外,证监会正在推动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建设,服务中小微型企业,让那些未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企业可以融资、转让、流转。以后企业可先登陆区域股权转让市场,然后向全国新三板市场转化,够条件的就上创业板。
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来的实际运作,重庆OTC市场初步发挥区域性场外市场功能。截至目前,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企业52家,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入库企业达539家,在52家挂牌企业中有10家企业具备申报中小板、创业板条件,上市资源培育功能初显。2011年OTC挂牌和托管企业共计实现股权质押贷款23.49亿元。